關于印發四會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四會市深化醫改(建設衛生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
四醫改辦〔2023〕1號
市醫管委各成員單位、市疾控中心:
《四會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F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四會市深化醫改(建設衛生強市)
領導小組辦公室(代章)
2023年1月31日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粵辦函〔2022〕245號)和《肇慶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衛生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肇慶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肇醫改辦〔2022〕6號)精神,為推動我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以下簡稱“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構建更加優質高效的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結合四會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堅持黨對縣域醫共體的全面領導,堅持政府主導,堅持“強縣域、強基層”政策導向,以強基層為重點,以實現人民群眾“頭痛腦熱在鎮村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在市縣解決”為工作目標,全面提升縣域醫療衛生綜合服務能力,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全面提升,推動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縣域醫共體“總院+分院”組織架構,逐步實現行政、人員、財務、質量、藥械、信息等六個方面的統一管理,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中醫藥服務下沉基層、縣域內上下信息聯通、醫防協同等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廣大群眾能夠就近獲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
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目標明確、權責明晰、分工協作、服務優質、有效運行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縣域內住院率達85%左右,縣域內基層就診率達到65%以上。全市縣域醫共體運行管理更加優質高效,綜合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醫防協同、醫防融合服務模式進一步完善,縣域內財政保障和醫保支付可持續,縣域內群眾醫藥費用負擔得到合理控制,“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基本形成,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顯著增強。
二、工作任務
?。ㄒ唬┙∪I導體制和組織機制。加強黨對縣域醫共體的全面領導。健全高效有力的縣域醫共體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醫管委”)領導體制,由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醫管委主任,醫管委日常工作由市衛生健康部門承擔。市政府常務會議每年不少于兩次專題研究縣域醫共體建設事宜。選優配強縣域醫共體領導班子。完善縣域醫共體部門協調機制,推動各項政策落實落細。將縣域醫共體建設情況作為各部門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支持縣域內社會辦醫療機構主動聯合社會辦診所等組建縣域醫共體,作為縣域公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有益補充。鼓勵社會辦醫療機構和康復院、護理院加入縣域醫共體。(市衛健局牽頭、市有關部門配合負責)
?。ǘ┤鎸崿F人員統一管理。認真落實《四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調整四會市加強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四府辦〔2021〕8號)和《四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四會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行政、人員、財務、質量、藥械、信息統一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四府辦函〔2022〕55號)關于統一人員管理各項要求和人事制度改革任務??h域醫共體總醫院(以下簡稱“總醫院”)擁有對各成員單位負責人的任命權。大力推動縣域醫共體內部人員統一招聘、培訓、調配和管理,實現縣域醫共體醫務人員合理有序流動,建立醫共體牽頭醫院人員下沉激勵機制。到2023年,全市的縣域醫共體全部實現內部人員統一管理。(市人社局牽頭、市衛健局配合,各總醫院負責)
?。ㄈ┤媛鋵嵷攧战y一管理。認真落實《廣東省衛生健康局員會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中醫藥局印發〈關于落實緊密型縣域醫共體財務統一管理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粵衛規〔2021〕9號)和《四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四會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內行政、人員、財務、質量、藥械、信息統一管理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四府辦函〔2022〕55號)要求,強化縣域醫共體財務管理領導,建立縣域醫共體單獨設賬、獨立核算、統一管理的財務管理新機制,加強財務收支管理,積極推進成本和績效管理,加強資產的統籌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和監督管理機制,加強資源整合,促進縣域醫共體資源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到2023年,全市的縣域醫共體全部實現財務統一管理。(市衛健局牽頭,市財政局配合,各總醫院負責)
?。ㄋ模┥罨t保支付方式改革。制定適合縣域醫共體醫療服務特點的支付政策,提高醫?;鹗褂每冃?,加快推進總額付費、結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擔的醫保支付方式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縣域醫共體結余留用資金按規定提取各項基金后主要用于縣域醫共體人員薪酬或獎勵。落實患者在縣域醫共體內部轉診醫保起付線連續計算政策,確??h域醫共體良性運行,群眾負擔不增加。市醫保部門要強化醫?;鹑粘1O管和專項治理工作,從事后稽核轉為事前提醒和事中監管,對推諉病人、降低服務質量、轉移醫療費用等損害參保人利益行為開展重點監督,動態監測縣域醫共體醫療費用、轉外就醫、基金運行等情況,設置預警閾值并開展數據分析,及時向縣域醫共體反饋信息并加強業務指導。市衛生健康部門要督促縣域醫共體完善內部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機制,完善內控約束、績效管理制度,形成相互監督、合作高效的利益共同體。(市醫保局、市衛健局分別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ㄎ澹┲ν苿涌傖t院高質量發展。將縣域醫共體建設與縣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國家“千縣工程”、省“百縣工程”、“組團式”緊密型幫扶總醫院等各項行動緊密結合,堅持以縣域服務體系整合為抓手,以利益共享機制引導優質資源下沉,補齊總醫院醫療服務和管理能力短板,全面提升總醫院人才、技術、重點??频群诵哪芰?,進一步發揮總醫院在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龍頭作用和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橋梁紐帶作用。到2025年,全市縣域醫共體總醫院100%達到縣級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國家推薦標準。(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罨瘍炔窟\行機制改革。全面落實縣域醫共體慢病管理中心、聯合門診、聯合病房等18項運行指南,將縣鎮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串聯,引導縣域醫共體建立利益共享的激勵機制,構建縣域醫共體“總院+分院”“???全科”“全縣域運作、上下貫通”的一體化服務模式。到2025年,全市的縣域醫共體全部實現縣鎮一體化的分工協作、分級診療運行機制。(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ㄆ撸┞鋵崱肮嬉活愗斦U?、公益二類績效管理”。全面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公益一類財政保障、公益二類績效管理”政策,不斷完善符合醫療衛生行業特點、有利于人才下沉和縣域醫共體持續發展的薪酬制度。通過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獲取合理報酬,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有效調動基層醫務人員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質量的積極性,激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內生發展動力。到2023年,全市全面落實并進一步深化“公益一類財政保障、公益二類績效管理”政策,推動基層衛生綜合改革向縱深發展。(市衛健局牽頭,市人社局、市財政局配合,各總醫院負責)
?。ò耍┙⒖h域醫防協同機制。建立健全縣域醫共體與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常態化協同工作機制,構建全縣域分級分層分流的疫情防控體系??h域醫共體要建立公共衛生統籌管理機制,各醫院要明確承擔公共衛生工作的科室,加強基層防控能力。要完善縣域醫共體慢性病醫防融合管理機制,上下聯動,全專融合,提升縣鎮村一體化的慢病服務能力。加快推進我市作為廣東省縣域醫共體醫防協同試點縣試點工作,探索本地醫防融合與醫防協同路徑,到2025年,全市基本形成較為成熟的縣域醫防協同機制。(市衛健局牽頭,市疾控中心配合,各總醫院負責)
?。ň牛┘訌娀鶎俞t療機構特色??平ㄔO。各總醫院要根據縣域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際情況和縣域內居民疾病譜,結合診療需求,按照功能互補、差異化發展的要求,科學制定實施各醫共體成員單位特色科室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要通過聯合門診、聯合病房等方式,下沉人力、技術、管理等各種資源,推進縣域醫共體成員單位完成特色科室建設?;鶎俞t療衛生機構特色科室的門急診量或住院(手術)服務人次、診療技術服務性收入,要分別達到該機構年對應指標總量的20%—40%。到2025年,全市70%以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至少建成1個特色科室。(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ㄊ┩七M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加快推進縣域醫共體檢驗中心、影像中心、心電中心、病理中心等各種資源共享中心在縣域內全域運行,提高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強對縣域醫共體各分院檢查檢驗項目的質量控制和培訓。到2023年,基本實現縣域醫共體各分院之間的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形成“基層檢查+縣級診斷”格局。(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ㄊ唬┘訌娝幨峦|化管理。建立縣域醫共體藥事同質化管理機制,落實總藥師制度。鼓勵總醫院建立審方中心,規范處方點評,實現藥品的統一目錄、統一采購、統一價格、統一配送,加快藥學服務下沉基層。加強合理用藥同質化培訓,加快藥學服務信息互聯互通,實現縣鎮遠程藥學服務,切實提高各分院藥事管理水平和藥學服務能力。到2025年,全省的縣域醫共體內部全部實現藥事服務質量同質化管理。(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ㄊ┳鰧嵶黾毤彝メt生簽約服務。建立健全家庭醫生激勵制度,完善簽約服務費、績效考核與薪酬分配方案。允許總醫院全科、其他臨床醫師(含中醫類別)在各分院以個人或團隊形式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傖t院要為家庭醫生提供綠色通道,將30%以上的專家號源、預約檢查、床位等醫療資源交由家庭醫生管理支配;要推動資源下沉,通過聯合病房、聯合門診、遠程醫療,為簽約居民提供“一站式”全專結合服務,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融入簽約服務全過程。推動“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創新服務形式,增強服務的連續性、協同性和高效性。到2025年,全市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到80%以上。(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ㄊ┩苿又嗅t藥服務下沉基層。落實《廣東省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粵衛〔2021〕10號)和《中共四會市委辦公室 四會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四會市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與振興發展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四辦字〔2021〕19號)要求,著力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動院內制劑研發和推廣使用。充分發揮市中醫院的積極作用,推動市中醫院療效確切的協定處方在縣域內統一使用,總醫院可對醫共體成員單位的中藥制劑進行調劑使用。推進中醫藥適宜技術和中醫藥學服務下沉至各分院,深入開展基本醫療、預防保健、養生康復等一體化中醫藥服務,實現市、鎮、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服務同質化。(市衛健局牽頭,市市場監管局配合,各總醫院負責)
?。ㄊ模娀畔⒒ㄔO。加快總醫院和各分院的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助力落實總醫院對分院人財物的統一管理,以及對縣域醫共體各類業務進行分析、監管、評價。依托省遠程醫療平臺,通過遠程心電、影像、視頻系統,實現專家遠程會診及診療指導,讓縣域內居民就近享受二級以上醫院診療服務。提升縣域醫共體智慧管理服務水平,打造數字化、智慧型縣域醫共體,支撐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輔助診療、人口健康、醫療保障、藥品供應、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和績效管理等應用,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努力打造上下聯通、信息共享的數字縣域醫共體示范縣域。(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ㄊ澹┳鰧嶆偞逡惑w化管理。全市要在縣域醫共體組織結構下,推動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人才、技術、資源等下沉,逐級幫扶帶動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發展。按規定落實鄉鎮衛生院院長擔任公建規范化村衛生站的法定代表人,落實對鎮域公建規范化村衛生站的一體化管理,進一步提升村衛生站服務能力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到2025年,全市形成更加優質高效的市鎮村一體化三級服務網絡,為群眾提供連續、綜合、上下貫通的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醫防融合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市衛健局牽頭,各總醫院負責)
三、組織實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市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密切配合,指導醫共體總醫院聚焦重點難點問題,破解堵點,積極穩妥推動相關重點任務工作。各醫共體總醫院要高度重視,建立健全相關工作機制,結合實際細化措施,制定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確保任務落在實處。
?。ǘ娀O測評估與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市有關部門要將縣域醫共體建設列入市鄉村振興及深化醫改年度考核指標體系,要將縣域醫共體建設與鄉村振興、深化醫改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推進。要充分運用監測評估與績效評價結果,定期通報縣域醫共體建設進展情況,對真抓實干的縣域醫共體予以通報表揚,對建設進展落后的縣域醫共體予以督促推動。
?。ㄈ┘哟笸度肓Χ?。市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完善縣域醫共體建設相關政策,統籌用好上級相關轉移支付經費及本級財政資金,形成政策和財政補助的合力,滿足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需求。
?。ㄋ模┘訌?/strong>宣傳推廣。各部門要及時總結和推廣在縣域醫共體建設方面的典型經驗,強化宣傳引導,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注重宣傳的引導性和時效性,積極宣傳展示我市縣域醫共體建設成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相關政策解讀:《四會市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政策解讀